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

對外依存度超過八成 大豆前7個月進口量下降是何原因

來源:    作者:    時間: 2022-08-10
 
 
        2022年至今,中國的糧食進口呈現“量減價增”的特點。今年1~7月,中國進口糧食同比減少7.1%,但進口金額同比增加15.9%。其中,大豆進口量同比減少5.9%。
 
        中華糧網易達研究院副院長張智先認為,這種變化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國際糧食價格、物流運輸成本大幅上漲,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進口量,也與國內供需穩定高度關聯??偟膩碚f,糧食進口量還處于正常進口波動范圍。
 
        從今年5月中旬開始,糧食價格穩步回歸理性。業內預計,盡管國際糧價現已跌至階段性低位,進口糧源比價優勢重新建立,有利于進口,但當前國內糧食市場已從火爆轉為平淡,小麥、玉米價格全部高位回調,從根本上抑制了進口需求。
 
        糧食進口量減價增
 
        糧食進口成本上漲,是引發進口量下降、進口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。今年上半年,俄烏沖突引發糧食價格上漲,影響全球糧食貿易。
 
        今年3月,CBOT(芝加哥期貨交易所)小麥價格一度創出歷史最高水平,并且在上半年連續3個月以上維持1000美分/蒲式耳以上;4月份,CBOT玉米創出10年以來最高水平;6月份,CBOT大豆也創出近10年最高水平。
 
        布瑞克糧食谷物研究員顧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,受地緣政治影響,黑海地區谷物外運受阻,同時全球能源價格大幅上漲,物流成本、農資(化肥)生產成本均有所增加,這一系列因素導致國際糧價經歷了一輪快速上漲,進而抬升我國的糧食進口成本。
 
        關于糧食進口量同比下降,廣東華南糧食交易中心糧食經濟研究員鄭文慧稱,最根本的是需求下滑。而對于“量減價增”,她認為,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,進口量和進口金額本來就是一道蹺蹺板,此起彼伏。
 
        大豆進口量同比減少5.9%
 
        在今年1~7月的糧食進口數據中,糧食進口量同比減少7.1%,大豆進口量同比減少5.9%。在糧食進口組成中,大豆進口量占比58.8%,大豆進口金額占比72.0%。
 
        由于大豆進口量占比較大,可以說,大豆進口量的下降,直接帶動了糧食進口總量下降。在中國,大豆自給率不足20%,進口量位居全球第一。進口大豆的主要用途是壓榨食用油和生產豆粕。然而,豆油需求下滑、飼料需求不振,抑制糧食進口需求。
 
        鄭文慧稱,從壓榨行業來看,一方面上半年進口大豆價格高位運行,國內大豆壓榨企業的原料采購成本高企,整體開機率較低,大豆壓榨利潤不佳,進口意愿降低。另一方面受制于國內外經濟壓力,消費需求疲軟。
 
        從飼料行業來看,上半年,國內生豬價格低迷,疊加原料成本抬升,生豬養殖深度虧損,大幅抑制了豆粕飼用需求。今年1~6月,全國工業飼料產量同比下降4.3%,其中豬飼料產量同比下降6.8%。
 
        全年糧食進口量仍將保持相對高位
 
        今年5月中旬開始,國際小麥、玉米和稻谷的價格持續回調。市場預期,今年下半年,國際糧價再度大漲的動力或不足。
 
        FAO(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)數據顯示,7月份全球食品價格指數環比下降8.6%,創下自2008年10月以來的最大單月環比跌幅,主要是谷物價格環比下降11.5%。
 
        顧劍稱,下半年,預計國際糧食價格將由震蕩走向平穩,回歸理性。隨著國際糧價下跌,糧食進口成本縮減,預計下半年國內糧食進口將穩中有增。
 
        關于全年糧食進口量,張智先稱,今年國內糧食播種面積相對穩定,夏糧生產取得豐收,秋糧生產雖然還存在變數,但整體來說當前大部分產區秋糧長勢良好,如果無大范圍的極端災害,全國糧食生產保持穩定的預期還是比較大的,因而全年糧食進口量預計不會出現大幅增加 ,同比會有所下降,但仍然保持相對高位。
 
        鄭文慧表示,整體看來,全年糧食進口量同比將有所下降,但規模上仍維持歷史較高水平。
        來源:第一財經日報 
 
 上一篇 | 豆粕漲跌難成趨勢
 下一篇 | 暫無
 
三级片A片黄片国产免费观看